物聯網技術幾乎涉及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,從智能電表和安全攝像頭到個人健康監視器和電視。到2020年,超過200億臺設備將成為物聯網基礎的一部分,而工業物聯網將占物聯網總支出的15%。
最新消息,在今天上午,也就是6月6日上午,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、中國移動、中國聯通以及中國廣電四家運營商發放了5G商用牌照。5G商用牌照的發放有著重大的意義,這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,當然5G也將對物聯網技術的完善和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。
據聯合國報道,到2050年,預計將有25億人遷往城市,如今世界上幾乎一半的人口已經生活在城市中。不僅城市面臨氣候變化的風險,如極端高溫事件,公共衛生爆發或潮汐上升的影響,它們也加劇了這一問題。盡管城市覆蓋的土地不到地球的2%,但它們占全球最終能源使用量的世界二氧化碳的近四分之三,以及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很大一部分。
Alphabet 旗下自動駕駛技術子公司Waymo正擴大在公共道路上對自動駕駛半掛車的測試,該公司計劃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運營卡車車隊。據悉,Waymo去年年底開始在鳳凰城運營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。自2017年以來,Waymo一直在討論將自動駕駛技術應用于卡車和送貨車輛,并于去年在亞特蘭大啟動了一個初步項目,其中少數自動駕駛半掛車為谷歌在當地的物流運營提供服務。試驗結束后,Waymo專注于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Waymo One。
物聯網作為當下最熱門的高新技術,被用來部署于多種場景中,比如日常生活和生產。在生活中越來越多的興起智慧理念,比如將傳統的家居穿戴等設備進行物聯網技術的革新,使得設備具有智能屬性,可以實時的收集傳輸數據,讓生活更便利。工廠生產通過物聯網技術能夠盡可能的實現自動化生產,同時提高企業創新,提高產品競爭力。
5月24日,《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9》(中英文版)在浦江創新論壇上發布,《報告》從全球形勢、創新環境、科研突破、經濟發展、社會應用、人才支撐、區域格局等視角,對過去一年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總體情況進行了回顧,力圖客觀反映《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》規劃啟動實施以來的落實推進情況,揭示未來發展所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挑戰。
下一個更成熟的連接階段將由三個關鍵要素提供支持:物聯網、人工智能和5G。在線服務和物聯網設備的不斷增長產生了大量數據,可以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對其進行分類。5G連接可加速數據傳輸,并使流程進一步擴展。
成為一個智慧城市是城市、國家都在努力實現的目標,但是成為智能城市究竟意味著什么呢?另外智慧城市的建設并沒有那么簡單,在前期需要有足夠的準備工作,當然不僅僅數采購智能設備、物聯網卡等等,還需要有更多的其他的準備。
來自Ovum的最新研究報告稱,4G移動技術重塑了電信行業,但5G有望重塑整個社會。無處不在的5G網絡將支持我們所有行業和交互的數字化,將數字計算和通信嵌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。現在,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5G上。那么,4G的未來會是怎樣呢?
根據英國廣播公司(BBC)報道,半導體知識產權龍頭英國 Arm 公司的內部文件告知員工,要暫停與華為的所有有效合約、支援和待確定的合約,因為其技術包含美國技術成分,Arm 在中國的子公司 Arm China 并未證實該消息的確實性,但已經在業界引起軒然大波。
在北京四環路的西北角,坐落著風景秀麗的海淀公園。這個公園在名勝古跡多不勝數的北京并不顯眼,通常只是周圍居民鍛煉、休閑的場所。不過在清代,海淀公園所處的位置可是皇家園林——暢春園的一部分,康熙皇帝夏季經常在這里居住、處理政務。清代出現的高產稻種“京西稻”,傳說就是康熙皇帝在暢春園親自培育出來的。
近日,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道,俄羅斯Wasteout公司總裁羅季翁克柳耶夫向衛星通訊社介紹稱,該公司開發了一套智能垃圾處理監控系統 ,該技術能使垃圾處理公司每處理一垃圾桶垃圾的收入每年增加3.5萬盧布(540美元)。
物聯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,可以幫助企業提供新的機會并從長遠來看取得成功。物聯網所擁有的充滿活力的未來,預計到2020年,活躍的物聯網設備數量將增長到100億,到2025年將達到220億。到2021年底,物聯網和預計價值將達到520億美元。
“我們已經準備好了,我們最重要的還是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,美國政府做的事不是我們能左右的。”華為總裁、創始人任正非表示,“政治家怎么想的我真不知道。我覺得不能因為我們領先了美國就要挨打。”
在長沙,大家很快就可以更方便地在網上購買天然氣了。記者今天從長沙新奧燃氣有限公司獲悉,從5月24日開始,該公司將在長沙逐步推廣智能物聯網表。